close

250試讀 與死神正面交鋒的《聖母峰之死》

 

 1407158298-712961035  

 

書名:聖母峰之死 Into Thin Air

作者:強.克拉庫爾 Jon Krakauer

譯者:宋碧雲、林曉欽

大家出版社出版 2014/08/06發行

 

【試讀心得】

登山之樂有三:挑戰自我體力、意志力極限的探索之樂,極苦但也極樂;挑戰征服雄偉大山的榮耀成就感,尤其是難度越高的山,所帶來的征服之樂越強;攻頂成功極目四望,俯瞰廣袤大地,覽盡超越畢生所見,那種君臨天下,壯闊視野之美,那片刻所帶來無與倫比的震撼與感動,正是登山者超越對死亡恐懼的春藥!

 

 

人類一直懷抱著「人定勝天」的傲慢,尤其憑藉精良的器械與不斷改良的最新科技,似乎沒有什麼不能征服的氣勢。但是別忘了,人類在面對大自然該有的臣服與謙卑!

 

 

尤其是被視為「聖山」的聖母峰,她絕對不可能輕易讓人征服,否則就失去「聖山」的風範。她手中必定握有我們所不知的「王牌」,只在恰當的時候,才會頒出獎牌,正因如此的「難如登天」,才更具有魅惑人心的「致命吸引力」!

 

 

聖山之雄偉,令人「仰之彌高,望之彌堅」,不過她絕非只有單純「高」與「堅」的簡單因素罷了!她以雄奇靜謐之美來誘惑登山愛好者。相對的,在她白雪靄靄之下,潛藏著高度的危險性,讓人既想窺其秀美,也想私闖死亡的禁忌疆界。

 

 

可是千萬別忘了她手上的「王牌」,正是凡人所抓不準,瞬息萬變的「地質」、「地理」,和難以捉摸的「天候」、稀薄的空氣。前一刻湛藍無比的天空,瞬間可以濃雲密佈,這些都絕非擅闖靈山秘境者,所能窺其堂奧,或輕易掌握的!

 

 

面對世界第一高峰,除了懷抱虔敬仰慕之心之外,更要對她有一番正確的認識。居於山北的西藏人稱她為「珠穆朗瑪峰」,藏語是「大地之母」的意思。居於山南的尼泊爾人稱之為「薩伽瑪塔峰」,尼泊爾語是「天空女神」的意思。

 

 

總而言之,就是我們所稱的「聖母峰」,目前最新的資料是8848公尺,她一直是人類想要征服的世界第一高峰。誰不想享受站在世界屋脊,一腳踩著西藏,一腳踏著尼泊爾的雄風呢!

 

 

據說她在海拔7600公尺彷彿畫出一條無形的警戒線,誰也超越不了。低氣壓對人類的影響極為劇烈,根本無法進行真正艱困的登山活動。或者一場輕微的暴風雪就能帶來致命的災難。唯有最完美的氣候和積雪情況,才能提供稀微的成功機會,然而在攀登的最後階段,誰也不可能挑日子。或許那最棒的天候,正是魔鬼的糖衣!

 

 

欲登聖山,必須按照她的規矩來。她的待客之道是送給遠道而來的朋友「頭痛欲裂,噁心嘔吐」的高山症。必須學會與吸空氣和平共處之後,才能柳暗花明,得以慢慢接近、融入聖境。

 

 

所以「充沛的體力,永不放棄的毅力」僅是基本配備。接著不斷拋出的配件就是「千鈞一髮」的死亡遊戲,甚至是領隊處變調度能力的考驗、人性的挑撥。經過這番挑戰洗禮,登山者才知道聖山的威嚴雄風。這是朝聖的一種儀式,倘若輕忽任何細節,那麼艱難的課題,必然層出不窮。

 

 

所以「朝聖之旅」,就是隨時得面對死神面交鋒,這些對決時刻都是朝聖者出發前,早就該做好的心理準備。其實攀登聖母峰,就是人類向聖山請教更嚴峻的「生存之道」。進階課程就是不斷升級的冒險犯難,無數的千鈞一髮。最重要的還有團隊合作的倫理辯證,生與死的彼此凝視,更是「恐懼與希望」的實境場景!

這場「朝聖之旅」除了昂貴的金錢之外,還有更高的學費,就是交出「活著回去的機會!」

 

 

從1953年第一次有人類登上聖母峰,直到今日,總共有15支遠征隊嘗試攀登,24人喪生。儘管聖母峰山難不斷,並不容易征服,但是並沒有阻遏仰慕者的勇氣,想要征服她的人仍然絡繹於途。有「需求者」,必然也產生「供需者」,於是「登山商業」的食物鏈於焉形成。

 

 

擁有「聖母峰之皇」稱號的霍爾領軍的冒險顧問遠征隊,以及後起之秀費雪新成立的山痴隊,兩支商業隊為競爭美國市場,在明爭暗鬥互別苗頭。高銘和帶領的隊伍,是台灣史上第一支攀登聖母峰的遠征隊。南非隊,背負著全國的期待和總統的祝福,被當成新興民族努力擺脫過去的不幸、團結邁向民主的象徵。世界最高峰魔藥般的魔力,吸引了全球懷抱著各種野心、幻想,以及信念的朝聖者前往。

 

 

《聖母峰之死》是作者針對1996年5月10號聖母峰山難的記實之作。面對有史以來聖母峰最大的山難,作者強.克拉庫爾是當日成功登頂的倖存者之一。他本身是記者兼登山愛好者,受《戶外》雜誌之邀,報導關於聖母峰加劇商業化的爭議。

 

 

沒想到他竟然親身經歷這場怵目驚心的山難,更親眼目睹登山友就在他不遠之處喪生。即使歷劫倖存歸來,但那些歷歷在目的驚恐情節,一直盤旋腦中,他無法從山難的夢魘中脫身。唯有將之訴諸文字,重現現場,公諸於世,他才能徹底從聖母峰的恐懼中脫離。

 

 

他以親身參與者的個人觀點描述這次登頂與山難始末。但人的神智在高海拔會變得非常不可靠,甚至會產生幻覺,所以細節上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正確,雖然他盡量善用客觀資料輔佐,不過關於罹難者當時的心態與意圖、個性,加以揣測、分析、判斷,但是畢竟角度不同,觀點各異,所以這本《聖母峰之死》頗受爭議,被視為對領隊、雪巴人,以及其他罹難者的論斷攻擊,是一種傲慢的指責!。

 

 

 一連串陰錯陽差的因素和些微的小差錯,都是導致這次山難的原因。其中最大關鍵是沒有在設定的折返點時間返回,或許這就是人在高海拔的心智及判斷力都變得不可靠有關。或許是霍爾的輕狂輕忽:「只要有足夠的決心,隨便什麼白痴都可以登頂。」但是這次的山難,世界上最強的嚮導竟然無力救自己一命……真是令人無限唏噓!或許我們真的必須臣服在那「輕易就能瓦解所有最強的個人與團隊」的高海拔挑戰,再一次見證「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聖母峰之死》是一本精采又詳實的登山實錄,以優美的文筆全方位的解析聖母峰,從歷史與地理的角度說明聖母峰,他隊對雪巴人的關懷之情,更以第一手視角,盡力客觀道出攻頂、過程見解、環境、人為因素、山難的全經歷,讓人非常震懾,在那生與死的一線的所有心路歷程。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或許山難是件沉重的傷痛,但是唯有道出真相,提出檢討建言,才能讓倖存者或罹難者家屬得到療癒,或者對後來熱情不滅的挑戰者,才是最誠懇最真心最有力「救命」的扶持!

 

 

有人建議他多年後,等一切陰影退去,從另一個時空、抽離後的心態再來檢驗悲劇,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悟,但是作者無法忍受災難現場如夢魘般啃噬他的心智勇氣,他必須為自己、位罹難者找到出口,將聖母峰從他腦中、生命中徹底逐出,才能回歸正常生活!

 

 

他希望在災難餘波未息時,在當下喧擾與折磨中作靈魂的告白,隨心所願!即使他的敘事觀點,可能呈現一種原始、殘酷的坦誠。但其實他害怕的是,假若時移事易,悲痛消解,那股坦承可能就流失殆盡了。所以他只能在非理性中呈現最大的理性!

 

 

《聖母峰之死》即將改編成電影【巔峰極限】,預備於2015年上映!作家劉梓潔說閱讀這本《聖母峰之死》,或許可當那冒險犯難,千鈞一髮時,救命的「備用氧氣瓶」!我頗為同意,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啊!

 

 

非常感謝大家出版提供這瓶救命的「備用氧氣瓶」!

 

 10452309_10152227372848317_2700225247995458938_n  


【內容介紹】
全球暢銷3,000,000冊!
《阿拉斯加之死》作者Jon Karkauer代表作!
傑克葛倫霍主演改編電影將於2015年上映!

一九九六年五月,尼泊爾放寬聖母峰登山人數的限制,聖母峰南壁迎來史上最熱鬧的登山季。全年冰封人跡罕至的山谷, 一口氣湧入十三支登山隊、上百名雄心勃勃的登山者及雪巴,孤寒的基地營成了鬧哄哄的市集。

這其中有「聖母峰之皇」霍爾領軍的冒險顧問遠征隊,以及後起之秀費雪新成立的山痴隊,兩支商業隊為競爭美國市場,在明裡暗裡互別苗頭。高銘和帶領的隊伍,是史上第一支打著台灣的名號攀登聖母峰的遠征隊。同樣冠上國家之名的南非隊,背負著全國的期待和總統的祝福,被當成新興民族努力擺脫過去的不幸、團結邁向民主的象徵。世界最高峰毒藥般的魔力,吸引了全球各種野心、幻想,以及信念。

五月十日,全年吹襲著聖母峰的暴風奇蹟般地停了,天空一片湛藍,一絲風也沒有,登山者夢寐以求的「窗口」打開了,山神彷彿拿出了獎牌。三十四人於午夜前後出發攻頂。但等著他們的,不但有全年最適合攻頂的天氣,還有聖母峰史上最嚴重的塞車,以及鬼魅般默默來襲的暴風雪。絕大部分攻頂者被困在氧氣稀薄的「死亡地帶」,當山神收回獎牌,最頂尖的嚮導連自已的命都救不了……

登頂的價值、登山的意義、攻頂及救難孰重孰輕的衡量、理想主義者的堅持與崩壞、嚮導與客戶間的倫理及權力關係、雪巴人的忠誠與犧牲、有氧攀登與無氧攀登的較量、俄羅斯與美國領導風格的擦撞,還有登山隊之間互相猜疑、暗潮洶湧的關係,轟然迸發。

【作者簡介】
強.克拉庫爾(Jon Karkauer)
1954
年生,八歲在父親的帶領下登山,大學畢業後以木工及捕魚維生,一存到旅費,就前往科羅拉多、阿拉斯加及太平洋岸山脈登山,數次挑戰艱難路線。生命中有二十多年以登山為中心,之後投入寫作,1996年以《阿拉斯加之死》成為全球暢銷作家,同年前往聖母峰登山,報導聖母峰商業化的問題及爭議,卻意外碰上暴風雪來襲,親身經歷聖母峰史上最大的山難(直到2014年雪崩事件)。
他以這場山難寫成分析報導,為他贏得美國「國家雜誌獎」,之後擴大寫成《聖母峰之死》一書,不但突破題材之限,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也譯成二十多國語言,當選當年《時代》雜誌的年度選書、入圍普立茲獎。
1998年,他捐出《聖母峰之死》版稅,成立「聖母96年紀念基金」(Everest '96 Memorial Fund),提供喜馬拉雅山區居民人道援助,並協助保存自然環境、兒童教育等。至2012年為止,該基金共捐出一百七十萬美金。
文章見於《戶外》《GQ》《國家地理》《滾石》《建築文摘》《花花公子》《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刊物。
除《阿拉斯加之死》《聖母峰之死》,還著有《艾格之夢》(Eiger Dreams)、《天堂的旗幟下》(Under the Banner of Heaven)《三杯騙局》(Three Cups of Deceit)等書。《三杯騙局》的收入全捐獻給美國喜馬拉雅基金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