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89試讀《布魯克林》――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1443161172-4145497509  

 

書名布魯克林 Brooklyn

作者:柯姆.托賓

譯者:陳佳琳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01

 

 

 

【試讀心得】

人生其實常常要面臨各式各樣的考驗與抉擇不同環境有不同的考驗;不同的個性會有不同的抉擇;不同的抉擇必然會有不同的人生結局但是《布魯克林》卻也告訴讀者不同的人事地物的刺激考驗,相對也能激發出不同的潛能,只要你能堅持理想,不向困境低頭,終究可以淬鍊出不凡的能力!

 

 

如果夠幸運遇上生命中的貴人,相乘的力量相知相愛,一起翱翔直上青雲,攀登更卓越的人生高峰!或許這是常理,但是人並非孤獨地活在世上,身邊的親人是助力,但某些時候當你昂首前進時,你不得不因為親人而稍歇輕省的腳步!

 

 

我們看過很多山難片,在很多生命交關的時候,有些人會自我割斷繩索,不願自己拖累別人活下去的生機,這種人瀟灑自在!他其實可以因為別人的救助而活下來,或許兩者誰都活不了,所以救與不救,走與不走,都無關對錯,那是個人的人生視野與態度罷了!貧窮的家鄉與富麗的「布魯克林」,都曾經帶給艾莉絲不同時空的人文視野,與認同感的考驗。通過了,就此整片天空任你翱翔!

 

 

書中的時空背景是愛爾蘭在1950年代經濟蕭條,就業不易,很多愛爾蘭的年輕人必須離鄉背井,到更多有謀生就職機會的他鄉討生活。其實任何年代,任何國度都會有類似的故事上演。我們台灣經濟起飛時引進眾多外勞,幫助我們從事各項建設,或者也有很多外籍新娘的悲歌與多元文化的融入乃至如今台灣經濟慘澹,年輕人再度離鄉到其他國度謀生,甚至韓國人還開出台勞月薪18K的苛刻條件。任何國家與任何世代的人,都可能接受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試煉

 

 

藉由愛爾蘭作家科姆˙托賓細膩溫潤的筆,描繪愛爾蘭糧荒時期的社會困境、移民生活、角色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探索國家社會與性別等認同問題。剛開始雲淡風輕地訴說社經地位所形成的不平等,以及醜陋的勢力嘴臉,雖絲毫不見煽情力道!但這正是促使許多年輕人必須離鄉背井,謀求出路的原因,而且同時也探討思鄉與移民成就之間的微妙關係。接著因為所處環境文化的適應與接受,逐漸演變出「身分認同」的矛盾心態,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有趣議題,其實戰爭時各為其主,必須為一份「國家認同」而戰、而殺、而死!

 

 

故事就由一個平凡沒啥自信的艾莉絲說起,平凡卑微的她只是個相貌平凡,領著微薄薪水脫離無業遊民的少女。她一直以為自己會在家鄉小鎮終老,跟所有身邊的人一樣,找個認識的人結婚,在同一條街過著一成不變的人生。但是一個因緣際會促成他遠離愛爾蘭,遠渡大西洋到十萬八千里的美國工作,一切來得太突然,也太順利,她來不及接受,似乎就莫名其妙地被推著走

 

 

雖然在當時的時空,到美國工作意味著即將迎接無限光環的前程人生但是隨著她即將離開的腳步接近,竟然沒有人挽留她,她想為工作貢獻直到離開,但是也遭遇拒絕,她感受到一下子被自己的小鎮孤立了她覺得莫名其妙,最愛她的媽媽及姊姊,竟然沒有勸說她留在家鄉親人的身旁,難道是想放手讓他翱翔,追尋海闊天空的人生,還是拋棄了她同事連轉過頭告別都沒說,她真的感覺很受傷

 

 

雖然遠離貧窮的家鄉,到外面的世界體驗截然不同的人生,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沒被挽留被需要被祝福的感覺是蠻令人錯愕的還有家裡似乎洋溢著一種很不自然的愉悅氣氛,這一切讓艾莉絲感覺五味雜陳,錯綜複雜的情緒

 

 

後來她仔細推敲琢磨,終於發現原來這背後蘊藏著一股強大「愛」的陰謀,真是令人泫然動容原來那美麗活躍,夢想飛上枝頭的姊姊,不知下了多大的決心,才將這個飛向「藍天」的機會讓給妹妹所以那些「不挽留」「不傷悲」的不自然愉悅背後,卻是蘊藏著多大的「犧牲」與「不捨」甚至還得犧牲美麗姐姐「成家」的機會,獨自扛起「照顧年邁媽媽的責任」「感動+感激」的結果就是「不道破」「不拒絕」,配合演出,直到完成他們所希望的結局,大家都把眼淚藏起來這樣的「患難見真情」,還真是在貧窮在困境在生死邊緣,才特別擲地有聲

 

 

於是艾莉絲也暗下決心,雖然她即將失去眼前所熟悉的一切,但她未來的人生絕對「不再平凡」因為她的人生就是要與未知的世界奮戰她必須為愛她而犧牲的家人打起精神,不讓她們有任何悲傷與淚水,於是持續那一段假惺惺的歡樂的日子,直到踏上異國的土地這一段母女姊妹情深,真是令人動容與灑淚啊

 

 

《布魯克林》雖然要探討的議題很多,但卻不見深沉厚重,反而感覺溫婉內斂,沒有怨恨,沒有強烈的衝突或悲嘆,只見小人物感人的樸實善良,其實不乏溫煦的幽默感,讓人讀來非常輕鬆,只是輕輕啟動你我生命中汨汨的情感之河,緩緩流動,有淚也有笑就這麼自然地看著艾莉絲透過不斷的努力,去加深加廣自己生命的深度與廣度,進而蛻變成長為一個充滿自信與力量的人,處處充滿飽滿的感人力道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只是你敢放手追求,或放手讓你所愛的人自由追尋自我?這是頗為困難的課題!家人的愛與犧牲、「布魯克林」身邊的援手,加上自己勤奮努力與付出,讓一個平凡少女從苦澀中成長蛻變出璀璨成熟的美麗人生

 

 

《布魯克林》是一部關於漂泊與歸鄉,摯愛與遺憾,自由與責任的偉大小說。雖然書中有貧困生活的苦澀,思鄉難熬的苦痛,但意志力及溫情愛情支持她熬過最難熬的時刻,接著讓知識的豐美接手打造艾莉絲,進而淬煉成嶄新的自信女性!但相對,當家中最堅強的支柱倒下時,她的生命重新面臨兩難的考驗與抉擇,她到底何去何從家鄉、親人、去留,變成她內心波瀾糾葛的大浪,她到底會如何抉擇他自己人生的大課題呢其實這並非她個人的難題,也是千千萬萬離鄉背井移民族群的「現在進行式」課題

 

 

非常感謝時報文化所提供不批判不說教,關於時代議題的試讀機會

 

 11954641_10153123710473317_6489340922790057537_n  

 

【書籍簡介】

2009年英國柯斯達獎年度小說獎

暢銷作家柯姆.托賓最膾炙人口的感人傑作

 

在貧困的年代,少女為家計遠赴異鄉,

從苦澀中蛻變出璀璨成熟的美麗人生。

安靜、細膩、溫柔。

托賓以精緻結構、嫻雅文筆和逼真的時代細節,打造出難忘的女性角色

本書公認是他感情最飽滿、最受讀者歡迎的代表作之一

 

「振奮人心,洋溢人性光輝!」 ──《週日泰晤士報》

 

★榮膺《衛報》、《觀察家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改編電影入選日舞影展、多倫多影展,強勢問鼎奧斯卡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女主角莎柔絲.羅南主演

《名媛教育》尼克.宏比編劇

 

一九五○年代,愛爾蘭經濟蕭條,來自南方小鎮的艾莉絲,與許多同齡女孩一樣,必須離家去外地掙錢。在姊姊的安排下她將隻身前往美國,她別無選擇。告別親人和家鄉,艾莉絲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寄宿人家落腳。擁擠的城市、大批的移民、人生地不熟,加上女室友間微妙的猜疑妒忌,思鄉之情與寂寞無助總在夜深人靜時將她淹沒。然而,日復一日白天工作、晚上進修,帶來全新的生活節奏,她學會在陌生城市中上教堂聚會、跳舞,有了新的朋友,認識男孩子,進而發展更親密的關係……就在離鄉背景的痛楚漸漸遠離時,艾莉絲接聞一椿噩耗,她必須回去愛爾蘭。返鄉的她,全身帶有一種美國式的魅力,艾莉絲發覺在布魯克林的生活改變了她,卻也意外發現,有一部分的自己竟想留在家鄉。然而,她終究必須在愛爾蘭與布魯克林之間,做出攸關她未來人生的重大抉擇……

 

一部關於漂泊和歸鄉,摯愛與遺憾,自由與責任的偉大小說。書名「布魯克林」清楚點出這部移民故事的時地背景,托賓極精巧地揉進艾莉絲的視角心理,精準呈現五○年代愛爾蘭社會景況及紐約布魯克林移民生活逼真的歷史細節,既寫出女性走向成熟必將面對愛情的兩難取捨,也呈現人生轉折的難以預料縝密內斂,洞見人性,托賓不僅打造出文學史上令人難忘的女性角色,更完成一部情感飽滿的傑作。

 

【作者介紹】

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

一九五五年出生於愛爾蘭。著有七部長篇小說,三度入圍布克獎決選,包括處女作《黑水燈塔》《大師》《馬利亞的泣訴》,其中《大師》榮獲IMAPC國際都柏林文學獎。《布魯克林》榮獲柯斯達文學獎。另有兩本短篇小說集。

托賓作品授權超過全球三十多國,內容多描繪愛爾蘭社會、移民生活,探索角色個人認同、性別認同。先後在史丹福大學、德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寫作。定期為《紐約書評》、《倫敦書評》供稿,撰寫文學評論。現任紐約「頂尖國際作家論壇」(Pen World Voices)主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