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口碑劵】山山來茶SHAN SHAN CHA(民生店):在九月桂花飄香的日子與自然農法相遇,再輕嚐一杯淡雅桂花烏龍,心情很美麗!
秋涼時節的午後,寶寶來到民生東路的巷弄裡尋味【山山來茶SHAN SHAN CHA】。
果然是一家門面清新,燈光明亮溫馨的餐廳+咖啡廳&推廣「自然農法」的茶堂!
視覺所見,與事先做過功課,所以寶寶立即對「山山來茶」打從心底的喜歡!
可惜,寶寶這麼看重今天的體驗會,特地提早1個小時到達,
卻被服務生罰坐冷板凳,有點小小不開心。
後來總算有人請我坐在正式的位置,同理體貼,後來的評友就由我來招呼入座!



◎店家資訊
地 址: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30巷7弄5號
電 話: 02-2713-9533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11:00~22:00
週六至週日,10:00~22:00
官方網站: SHAN SHAN CHA
官方臉書: 山山來茶 SHAN SHAN CHA

七月才剛新開幕的民生店,整個裝潢風格果然是一派輕鬆的工業風,





入門處右邊,就是茶葉精品區,包裝精緻,非常適合送禮!



左邊是輕食、飲料吧台,有甜點、咖啡和冷熱茶飲,看起來窗明几淨,賞心悅目!
整個空間充滿濃郁撲鼻的咖啡香,卻絲毫聞不到淡雅的茶香,哈哈!




室內除了一般座位區,還有如同吧檯般的長方形單人座位區,
因應現代都會人常有隨身攜帶3C配備進駐的需求,每個座位都設有專屬插座。
桌椅都是沉穩厚重的黑、灰褐色,不覺令人放下肩頭重擔,放輕腳步,沉澱身心!
除了提供天然風味的各式茶品,營業時間也提供全日供餐服務,
從早午餐、義大利麵到下午茶,可品嚐各式輕食、甜點,
可姊妹淘、貼心好友,一夥人到此談心,享受美食。
就算是一個人單獨到此待上一天也能享受貼心的舒適與美味!

主牆上明確的展示【山山來茶SHAN SHAN CHA】的主要精神――自然農法!



座位區的盡頭就是廚房,一切餐點的操作都是透明化。
最特別的是,廚房、洗手間的區隔屏風,竟然都是用茶葉罐製作而成,超有特色!



右邊則是通往地下室的樓梯,愛評網友的體驗活動就是在樓下的會議室裡進行。



這個會議室布置得非常雅緻,桌上老早就被好各式茶具與課程講義。
由2位評友共同使用一套茶具,恰恰我與Wendy是舊識,於是就開心合作囉!

這是講師的茶具,與我們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鑑定杯,是有蓋子的比賽型杯子。
而我們則是有玻璃材質的~~茶海。



首先上場的是【山山來茶】的老板――蔡明穎先生。
話說從頭,因為他在朋友聚會中,喝到採用自然農法種植泡出來的茶,
那一口難得的甘甜促成了【山山來茶SHAN SHAN CHA】品牌的建立。
因此追隨首創「自然農法」的王元山先生,找現有茶園,到找茶地建立自有茶區,
於是他成了「自然農法」的第2個「傻子」!

「自然農法」就是農民向大自然學習的一種農耕法,其實是最古老的種植方法!
最主要的精神在於維持生態平衡,這才是善待土地也善待自己的方法!
但是大量使用農藥,已經成為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所以要轉變大家的觀念很辛苦,
於是他們成立了一個「育茶師團隊」,積極透過舉辦茶會傳達自然農法的精神,
與大眾分享依循大自然生長規則種出的自然好茶,
也讓消費者深入了解自然農法與一般農法、有機農法的差別所在!
於是有了「山山來茶」這個品牌的誕生!

「日月潭紅玉」的由來,其實阿里山茶樹早在日據日代就已經存在並保留下來,
921地震之後,日月潭災區的民眾沒有工作,所以包括茶改場的一群人,
為了讓居民有工作,就讓他們去採茶、收茶、製茶。
那批紅茶是最原始的日月潭紅茶,沒有施灑農藥或肥料,
而店內販售的日月潭紅玉,正是延用了那批紅茶!
經營品牌之路漫長艱辛,必須要有其他不同種類的茶葉一起加入推廣。
於是蔡先生自己也在南華山租地使用自然農法種茶,請人管理,
經過三年的土地淨化,終於有成,就是店內的「山山烏龍」。
更是待會兒會吃到用「山山烏龍」所製作的「茶蜜」。

現在「山山來茶」,組成一個育茶師團隊,定期討論各種茶菁的特色及處理方式。
也努力說服更多人,願意提供場地栽種,希望將來能增加「自然農法」的茶產量。
蔡先生也提到了很現實的問題,採用自然農法,因為量小,收入會降低,
於是「山山來茶」用保障價格去收購茶葉,
所以也是「自然農法」茶葉目前售價偏高的原因,
只能期待有更多人投入「自然農法」,產生更多更優的產量,
這才是茶農、茶客與整個自然土地全贏的局面,真是一個可愛又可敬的傻瓜!





接著這位年輕的講師Larence,為我們講解「自然農法」的由來與意義。
「自然農法」,亦即不施肥,不灑農藥,不除雜草,不修剪,
讓茶樹自然生長,主要的意義就是維護生態平衡和水土保持。

更舉了《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種蘋果的木村阿公的故事為例,
為了栽培出不灑農藥的蘋果,在遭受了11年的挫折後,
突然發現野生的健康蘋果樹,才悟出重點在樹根下的環境,也就是土壤。

雜草對土壤有保溫、保濕及保水的功用,
而且草根有根利菌能夠轉換養份儲存來滋潤土地,
還有蚯蚓等益蟲能夠提供鬆土有益大地,與大自然彼此相依相存的奧妙關係。
而人類卻用化肥、農藥等過多人工干預,來破壞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


他並提出如果不施肥,植物怎麼攝取養份的問題,為我們釋疑。
他說當地表被施肥之後,植物無須向下紮根,就可以輕易攝取到養份,
所以根的抓地力自然會變弱,這正是一般人誤會種茶不利於水土保持的原因!
如果沒有施肥,植物為了攝取養份,必須努力向下向遠延伸,自然就增加抓地力!
還有茶樹的養份,最主要的就是來自於高山森林沖刷而下的天然養份。


至於蟲害問題,因為「自然農法」中的茶樹是健康的,
蟲害反而是淘汰不健康茶葉或茶樹的好方法。
相對而言,因為有蟲子的叮咬,反而是這些茶葉美味的來源,
就像小綠葉蟬的叮咬,賦予「東方美人茶」的特殊風味。
如此聽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目前這樣的觀念,
卻需要努力根植於社會大眾的心中,
所以「山山來茶」辦這場體驗會,就是想藉助咱這些愛評網友的力量去擴散!

影響茶葉的三大因素: 種茶、製茶、泡茶
茶葉會隨季節變化的走水、發酵、烘焙而有些許的改變。
不同的茶葉,都有不同的個性,更因茶具、水溫,風味也會有所差異。


在「種茶」、「製茶」、「泡茶」三種歷程中,山山來茶最重視的是「種茶」,
採行自然農法有了健康的茶葉,後續就不需要太繁複的加工,就能喝到好茶。
「製茶」的工序,會由每位深具自己個性的育茶師們,各自調整茶菁的狀況,
因方式各自不同,風味也就各具獨特性了!

品茶重頭戲開始了!
品茗體驗一:日月潭紅玉(就是台茶18號,坊間的阿薩姆紅茶則是台茶8號)。

這是一般比賽所用的「鑑定杯」,定量、定時、定溫,才能做出最公平的評審。

這是我們所用的茶具與茶海。

日月潭紅玉,是王元山先生所製作而成,他現任「山山來茶」的總顧問。
觀茶―品茶第一步驟,就是觀察這些茶葉的形狀和一般揉成球型的有所不同,
據說這就是茶葉原本的形狀,只是容易斷裂,才改成球型。
聞香―先輕聞茶葉原本的香氣,這茶葉還沒泡開都是悠悠淡淡的,絲毫不濃郁。


在正式沖泡前,先用熱水「溫壼」及「溫杯」,然後倒掉。



將茶葉放入進溫好的茶壼中,蓋上蓋子,稍微靜置一下,再聞聞茶香,
這個動作稱為「乾香」,茶葉吸收了些許水氣及熱氣,
會散發出更為清晰的茶香,接著就是沖入約92度左右的熱開水。

因為紅玉是屬於發酵程度較高的紅茶,熱水溫度可以低一點,
沖泡比例是3g茶葉對150cc水量,當天茶壼約200CC水量,所以提供4g茶葉。
沖泡時間訂約2分鐘。

途中蔡先生回答泡茶「無須洗茶」,有人說是要洗掉農藥,但事實上是沒有辦法,
在沖泡過程中會不斷釋出農藥,蔡先生說如果真要洗茶,
則是因為以前揉茶都是用腳操作,基於衞生的因素才有洗茶的動作。


把泡好的茶倒入茶海中,避免浸泡太久而產生苦味。
蔡先生說好的茶葉,即使不小心泡得太久,味道還是很好喝,依然沒有澀味。
而且好茶葉沖泡出來的茶水,不論是在茶海或茶杯裏,都會有一層黃金光圈!

喝起來,有一股特殊的肉桂香,微甜,這是紅玉的基本風味。
他說最好喝進茶湯後含在口中,再啜進些許空氣,融合在整個口腔中,
去體會其茶香茶韻,然後一起吞下,讓香氣從鼻腔出來,這就是「後韻」。
茶葉可以回沖5次,風味及色澤仍然未減。
倒是第2泡的沖泡時間需加長一些些,約2.5分鐘,依此類推。




第2泡的茶色更紅,香氣更充分釋放出來,色濃香郁,更美!
「山山來茶」的紅茶,冷泡、熱泡都適宜,因此也有販售冷泡紅茶。

此時,陸陸續續送來剛烤好招牌茶鬆餅,挺吸睛的,而且暗藏玄機喔!

巧克力脆片冰淇淋,甜而不膩。

新鮮蘋果切片,香甜鮮脆。


外皮酥脆鬆餅,裡面有Q軟綿延的麻糬好口感,
上面撒上糖霜與充滿橘香的橘皮,非常好吃!


還有這杯就是由「山山烏龍」製成的茶蜜,吃起來甜而不膩,帶有淡淡茶香,
目前只有採行自然農法的茶葉可以製成,一般農法所生產的茶葉是做不出來的。
僅此【山山來茶】一家,別無分號!

~~~~~~~中場~~~休息~~~~~~~~~~~

下半場由長得很像當紅小生王大陸的Gary上場,
為我們介紹嘉文師的「阿里山手作烏龍」。
Gary本身也是家學淵源,有十幾年喝茶的歷史,但是喝茶的經驗卻不慎愉快!


他說育茶師嘉文先生也是受到王元山先生的啟發與感動,
向家裏表明要採行自然農法時,身為茶農第二代的他當然是受到極大的反對,

只有二分地(約六百坪)來試驗,沒有揉茶的工具,就在自製木頭上揉茶,
為了怕無心的破壞,他不讓人進去茶園,凡事都自己來,終於做出了第一批茶,
終於不再遭受家人的反對,他總是一付在沈思的酷表情。
Gary還說到人的舌頭最先嚐到苦味,然後才是甜味,所以有「回甘」的說法。
而自然農法的茶葉,甘甜是基本的,所以少了苦到甜的過程,
因此常被誤會沒有回甘,他在此特別提出澄清!
品茗體驗二―阿里山手作烏龍






這是嘉文先生的作品,是目前販售價最高的茶葉,屬於輕烘培的烏龍。
可以將100度熱水直接沖入茶葉,沖泡時間3分鐘。
請看漂亮的茶葉,竟然還有青翠的茶葉!



茶色輕透亮澤,依然有黃金光圈。
聞起來就是清香的烏龍茶香,茶湯淡黃,起初散發花果清香,
後韻轉為蜜甜幽香,香氣宜人,絲毫不苦澀,必須親嚐才能體會其中絕妙變化!
聽說如果用心品嚐的話,就可以品出沁涼的山頭氣,
寶寶慧根不夠,沒有感覺!
Gary建議我們可以等涼了之後再喝,口感風味將會更香甜。


此時Larence送來2盤茶葉,他要我們分別辨識那一盤才是「自然農法」?
因為沒有農藥、肥料,即使放置室溫2、3天後,依然沒有腐臭味。
伴手禮―桂花烏龍( 150克,NT1680 )





這是整個活動的驚喜高潮,這款來自「南投民間」明翰育茶師的作品,
屬於「翠玉茶種」,是店中的熱銷產品,是前一年秋天所採收的桂花,
將其香氣薰入烏龍茶葉中,韻味十足,桂花香氣沁人心脾,是稀有限定版!
目前已經賣到絕版了,他們把最後一批「今年不再」桂花烏龍茶,
都送給了與會的愛評網友,真是讓人超級受寵若驚!




回家後,迫不及待地打開品嚐,茶葉是揉成球狀的。

泡開後,茶葉舒展,非常完整的原片,碩大質優,絕非碎裂茶渣!
喝起來非常優雅恬淡的桂花香,沒有喧囂濃郁的香氣,但聞起來真的淡雅宜人!
充滿桂花香與烏龍茶香,不苦不澀,非常溫潤爽口!
喝完之後,餘韻不斷,茶香留在整個口腔,回甘也回味,不覺大嘆「好香!」
連不懂茶道的寶寶,都愛上這一款「桂花烏龍」!
「懂不懂沒關係!」淡雅宜人,悠悠茶香,陪伴悠閒的午後,閱讀、寫作總相宜!

紙短情長,收穫太多,時間太少,無法一一道盡心得感受。
只能盡己棉薄筆力,分享所得,與「山山來茶」一起喚醒年輕族群一起來愛茶!
或者扭轉喝茶成精,但卻被農藥餵飽的「茶癡」們某些觀念,
一起加入「自然農法」,無論茶葉或任何農產品,一起來善待「土地」,更愛自己!

感謝愛評網與「山山來茶」,讓寶寶在九月桂花飄香的日子,與自然農法相遇,
有緣輕嚐一杯淡雅桂花烏龍,心情很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