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試讀《兒子》驟別——重新學習與死亡共存

    ap_F23_20110802085554920.jpg

作者:米歇爾˙侯斯坦(Michel Rostian)

譯者:胡瑛

出版社:三采文化

 

【試讀心得】
 

剛走出《四減三》的美麗哀傷故事,卻一腳又踏進《兒子》濃濃的悲痛中,真不知如何自處!《四減三》有智慧的母親將生命中摯愛的三位天使以歡樂的方式送走,將美好留在胸懷中,真是感人至深!但是《兒子》的老父卻久久無法放下喪子之痛,每天止不住老淚涕零,潸然淚下,這也是骨肉至親天性自然的流露,沒有對錯與是非,看到爸爸為了多一刻留住兒子的氣味而繞路四百公尺。不停的追悔,不停的懊惱,卻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真是賺我滂沱的淚水!情緒是最具感染性的,害我這幾天心情整個浸泡在沉沉的哀傷中。唉!不禁要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誰說只有情關難過的愛情哪?更有那切不斷的骨肉親情,驟失親人,至痛!!! 

 

 

我們一生中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除了安身立命的基本知識外,待人接物,職場倫理與爾虞我詐,還有結婚生子後,還得重新學習如何為人父母,因為時代不斷輪轉,來自父親母的育兒經已趕不上時代的需求。轉身又得學習與死亡共存,學習接受痛失至親的傷痛。更殘忍的是死亡並非長者的專利,如果是痛徹心肺的喪子之痛,或喪女之痛,你是否坦然接受呢?

 

 

《兒子》是法國名音樂家米歇爾‧侯斯坦榮獲法國鞏固爾獎最佳首作獎的作品。他將自己經歷喪子之痛的心路歷程,透過小說的方式呈現,並以兒子里翁的視角來觀看在世父母的濃濃哀傷,到底他們應該如何走出這逾恆的哀痛,走出這心靈的風暴呢?

 

 

里翁是家中獨子,平常與爸爸的感情深厚,雖然離家就讀大學,常常依然電話熱線不斷。一條電話線各自在兩百五十公里外的床上,聊上一個多小時,聊老爸專業的康德「時間論」與「空間論」,聊人生的大道理等。龐大的電話費算什麼,只要能增進富子之間的關係!這是里翁留給爸爸最後的溫度,五天後他就因為「急性腹膜炎」而猝死,真令人措手不及!所以爸爸就是無法放棄對兒子蹤跡的搜索,無法接受生命中失去了兒子的事實,無法冷靜的面對兒子遺物,無法放下對自己的苛責,是否自己忽略了兒子輕生的蛛絲馬跡。這些非理性的瘋狂,依然無法改變死亡的事實,因此轉而埋怨上帝是不公平的騙子,但依然無解!

 

 

「世上最大的痛,是送你走之後,我還留在已經沒有你的這裡。」這是里翁猝死過後,爸爸的心境,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幾乎也跟著兒子死去。我們往往看到的是應該是母親比較有此反應,但那是自古以來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忽略了男人的感情,不然就是社會的刻板印象「男兒有淚不輕彈!」因此我們不容易看到父親的真情流露。




隨著時間的流逝,最後終於找到最好的自我療癒之道就是接受「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與它共舞!」讓里翁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完成兒子的冰島夢,將悲傷的喪禮轉為美麗的故事父母吸著充滿兒子的空氣,不在哀聲嘆氣,不再自怨自艾,不再為世界上不幸的人難過,更不要坐以待斃,繼續堅強的活下去!接受人生交給我們的功課,跟自己和解,跟過不去的人事物和解,甚至跟死亡和解,才是我們來世上一遭最大的學習與考驗吧!我們共勉之!

 

感謝三采文化感人的試讀機會!

  

 1104821_hpkkrvq_l.jpg

   

【內容簡介】
世上最大的痛,是送你走之後,
我還留在已經沒有你的這裡。

「我一共讀了六次,而且每讀必哭!」--《斷線》作者南希.休絲頓

榮獲2011年法國龔固爾文學獎首作獎
法國亞馬遜暢銷小說
法國法雅客網路書店讀者四星半評價
法國亞馬遜書店讀者四星半評價
德國、義大利、希臘、波蘭、葡萄牙、西班牙、日本、韓國……各國語言版本陸續問世中

【作者簡介】

米歇爾•侯斯坦(Michel Rostain)

米歇爾•侯斯坦生於1942年,目前定居在亞爾。他是歌劇導演,1995~2008年間擔任科爾努伊國家戲劇中心總監。他以《兒子》一書獲2011年法國鞏固爾獎最佳首作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